IMG_1230  

江南粥
江蘇、上海及浙江等地用稻米煮成濃稠的白粥,一般不加高湯、澆頭等。有時加入白糖煮制,稱爲「糖粥」或「甜粥」。 相傳范仲淹早年求學時,食用冷卻後結成凍狀的厚粥,這樣比較便於等量切割及攜帶。江南人民至今還這樣操作。

錢塘江以北地區(「浙西」,包括蘇南、皖南、上海)用剩飯(吳語叫「飯糍」)煮成的稀飯,稱爲「泡飯」或「水泡飯」,有獨特焦香,是這些地區通常的早餐主食。江南人不把這種食品歸入「粥」的範疇,但在北方有時混淆。浙東地區(舊紹興、寧波兩府)民俗早餐不吃「泡飯」,只吃現煮的米飯或粥。

IMG_1216  

棗莊粥
在山東棗莊一帶,用大米、小米等煮成的粥被稱為稀飯,而「粥」專指當地特有的用大豆和小米做成的糊狀早餐食物。大致做法是:大豆和小米浸泡數小時,然後用機器或石磨磨成漿,加水燒開後即成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b16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