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G_1225  

  米粒晶瑩剔透,粒粒結實,家裡有人胃腸不舒服的,煮粥是個好選擇,結實的米粒,煮粥絕不會太爛,養身的好選擇。

IMG_1227  

廣東粥
廣東人煮粥一向都愛把米開花(煮爛)水米交融,使粥變得綿滑,部分人會在白粥中加入適量去殼去芯的白果(銀杏),以增加清香口感,亦容易消化。

廣東粥有時不加配料,稱為「白粥」(食肆夥計稱之米皇),或只加少量陳皮、白果(銀杏)及腐竹伴煮,吃時以幼鹽佐食;亦有配以乾瑤柱絲的瑤柱白粥,以增添香味。白粥配油條是廣東常見的早餐。

廣東粥還有其獨特的生滾粥做法,就是在大粥窩裏搯出少量粥到小窩內特別加熱翻滾後,加入新鮮的肉類、海鮮、動物內臟等煮至緊緊熟(剛熟)以保持其鮮嫩香滑。下述的鯇魚(草魚)片粥、魚雲(鱅魚頭)粥、水蟹粥和及第粥等都是馳名的廣東生滾粥,吃時會先用筷子挾起粥內的配料沾上另小碗上的大量薑絲、蔥絲、醬油和胡椒粉混在一起進食,然後用粥匙另外進食粥水,左右手分工合作。

有些地方在熬煮廣東粥時,會在粥底先加入蝦粉或干貝粉,藉以提鮮,而不是使用味精。煮好後的廣東粥,亦常加上切段的油條,藉以增加口感(炸得脆脆的油條浸入粥內片刻,剛輕微軟化時是至佳美味,如果是已軟化了的隔夜油條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)。外加皮蛋切件、蔥花和胡椒粉也是常見的吃法。IMG_1218  

福建粥
粥在福建稱為「糜」,水量比廣東粥少,如日本粥一樣濃,甚至可以單以筷子食用。福建白粥材料只有白米和清水,著重米香和外觀,與廣東粥相反,不能把米煮爛,不能過分攪拌以免破壞米粒的形狀,由於水量少,必須長時間監察爐火,輕輕攪拌以免燒焦,吃時佐以菜脯、炒花生、肉鬆、小魚乾、煎雞蛋或蚵仔煎等等。福建鹹粥就是加入了其他材料的粥,粥身比福建白粥稀,但還是比廣東粥較濃,材料隨個人喜好,例如香菇、魚和瘦肉等等,通常會用醬油調味,因此稱為「鹹糜」,顏色多為淡棕色,吃時加上蔥花,佐以菜脯和炸花生,鹹糜容易食用,特別受兒童和老人歡迎。

台灣多數人口是由福建移民而來,故福建粥在台灣是相當普遍的早點,吃法與福建省類似,除了直接吃外還會搭配蘿蔔乾、肉鬆、醬瓜、麵筋、花生、鹹蛋、魩仔魚、豆棗等東西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b16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