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i213sdfs  

做法二
材料:
A.蛋塔材料:低筋麵粉270克,高筋麵粉30克,酥油45克,片狀馬琪琳250克,水150克左右(根據麵團的軟硬程度逐漸添加,不要一下子都倒進去)。
B.蛋塔水材料:鮮奶油210克,牛奶165克,低筋麵粉15克,細砂糖63克,蛋黃4個,煉乳15克(可根據口味決定放還是不放。放了煉乳之後,蛋塔水的奶味會更香濃。沒有鮮奶油可用100克吉士粉加480克水及少量糖混合後代替)
製作撻皮:
1.高粉和低粉、酥油、水混合,拌成麵團。水不要一下子全倒進去,要逐漸添加,並用水調節麵團的軟硬程度,揉至麵團表面光滑均勻即可。用保鮮膜包起麵團,鬆弛20分鐘。
2.將片狀馬琪琳用塑料膜包嚴,用擀麵棍敲打,把馬琪琳打薄一點。這樣馬琪琳就有了良好的延展性。不要把塑料膜打開,用壓面棍把馬琪琳擀薄。
3.案板上灑一層麵粉,將鬆弛好的麵團用壓面棍擀成長方形。擀的時候四個角向外擀,這樣容易把形狀擀得比較均勻。擀好的面片,其寬度應與馬琪琳的寬度一致,長度是馬琪琳長度的三倍。把馬琪琳放在面片中間。
4.將兩側的面片折過來包住馬琪琳。然後將一端捏死。
5 從捏死的這一端用手掌由上至下按壓面片。按壓到下面的一頭時,將這一頭也捏死。將面片擀長,象疊被子那樣四折,用壓面棍輕輕敲打麵片表面,再擀長。這是第一次四折。
6.將四折好的面片開口朝外(如上圖的方向),再次用壓面棍輕輕敲打麵片表面,擀開成長方形,然後再次四折。這是第二次四折。四折之後,用保鮮膜把麵片包嚴,鬆弛20分鐘。
7.將鬆弛好的面片開口向外,用壓面棍輕輕敲打,擀長成長方形,然後三折。
8.把三折好的面片再擀開,擀成厚度為0.6CM、寬度為20CM、長度為35-40CM的面片。用壁紙刀切掉多餘的邊緣進行整型。
9.將面片從較長的這一邊開始捲起來。
10.將捲好的面卷包上保鮮膜,放在冰箱裡冷蔵30分鐘,進行鬆弛。 (冬天不用放冷藏)
11.鬆弛好的面卷用刀切成厚度1CM左右的片。
12.將(11)放在麵粉中沾一下,然後沾有麵粉的一面朝上,放在未塗油的塔模裡。用手將其捏成撻模形狀。
13.在捏好的撻皮里裝上蛋塔水(裝七八分滿即可),放入烤箱烘烤。烘烤溫度為220℃左右,烤15-20分鐘
做法三
基本材料
皮--低筋麵粉3/2-2杯,蛋1個,奶粉3大匙,髮粉1/4小匙,奶油1/2杯,糖1/4杯
餡--(A)蛋4個,牛奶3/4杯,香草片3片(壓碎),(B)糖、水各1/2杯,鹽1/4小匙。
製作方法
1.將奶油打勻至鬆軟後,加入糖及蛋打發至乳白色,倒入麵粉、奶粉、髮粉和勻,揉成麵團,分切成20小塊,撒些乾粉,壓扁,置於模型中壓緊。
2.糖、水、鹽煮開後離火,加入經打勻、過濾後的(A)料調勻,倒進已放入外皮的模型中。
3.移入烤箱以攝氏180度火力烤15分鐘左右,待蛋汁稍凝固時(約12分鐘),即熄火,用烤盤燜蓋,再烘3分鐘即可取出。
葡式蛋塔
最早的葡式蛋塔來自英國人Andrew Stow,他在葡萄牙吃到里斯本附近城市Belem的傳統點心Pasteis de Nata後,決定在傳統食譜上加進自己的創意,於是1989年在澳門路環島開設安德魯餅店,用豬油、麵粉、水和蛋,以及英國式的糕點做法,創作出廣受歡迎的葡式蛋塔。
葡撻雖然是安特魯所創,然而揚名卻是拜安德魯和妻子的婚變所賜。 1996年,安德魯和妻子瑪嘉烈婚姻破裂。
瑪嘉烈離開安德魯另起爐灶,把原先屬於自己名下的店子改名“瑪嘉烈”,又落戶香港和台灣,不經意地捲起了一陣葡撻旋風。
正宗的瑪嘉烈葡式蛋塔必須用手製作:精緻圓潤的撻皮、金黃的蛋液,還有焦糖比例,都經過專業廚師的道道把關,才臻於普通蛋塔難以達到的完美。上桌的瑪嘉烈蛋塔的底座就像剛出爐的牛角麵包,口感鬆軟香酥,內餡豐厚,奶味蛋香也很濃郁,雖然味道一層又一層,卻甜而不膩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美食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b1628 的頭像
    ab1628

    ab1628的部落格

    ab16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